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调整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
此番调整后,我们观察到这一领导小组的规格整体提级,而在这背后,又有哪些更为值得关注的重要信号。
领导小组规格提级
民营经济的发展对西安的发展至关重要,早在2017年,西安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就已经正式成立。
彼时,小组组长由副市长担任,副组长设置三位,分别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信委主任、市中小企业促进局局长,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考核办副主任担任。
小组成员由,市级各单位副主任、副局长等,以及各区县副区长、县长,开发区副主任等组成。
之后,据公开可查信息,鉴于机构改革以及国家、省级相关文件要求,西安市在2020年发布了关于调整西安市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
此次调整,组长依旧由副市长担任,副组长设置三位,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信局局长、市财政局局长担任。
成员单位所涉及的市级部门有所调整,较为明显的是各区县、开发区已不在小组成员之内。
而在近日西安所发布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调整通知中,西安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整体提升了领导小组规格。
小组组长由陕西省副省长、西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叶牛平担任,副组长设置两位,分别由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贠笑冬,副市长孟浩担任。
成员:市政府秘书长及市委、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
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管负责同志;
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市城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大数据局、市工商联、市税务局、西安贸促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行西安分行营管部主要负责同志。
主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家、我省和我市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组织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制定、难题破解、服务保障、考核评价等工作;组织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及时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对于重大问题提出政策措施和工作建议;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除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外,此次通知中明确列举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即: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决定,起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常态化开展政企交流,定期发布各级各部门服务企业的先进做法,宣传民营经济发展成就和优化发展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统筹推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西安民营企业主体高速增长,但仍有上升空间。
领导小组规格的提级,意味着西安对于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再次提升高度,以及未来各项事关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将更加高效的执行。
实际上不止是西安,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真招实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近期,多部门在支持民间投资、加大资金支持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释放政策信号,不少地方已推出或即将推出相关政策,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放大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敏感度高、机制灵活等优势。
而西安作为西部内陆城市,相比南方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民营企业不够活跃、对民企市场环境不够重视,民企普遍面临资金缺口但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
民营企业不够发达,也成为壮大制造业、小微科技企业孵化、县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桎梏。
为改善这一现状,充分激活西安民营企业活力,近年来,西安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民营企业厚植发展沃土。
2020年时,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针对“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情况专项调查”数据显示,96.7%的企业认为市场环境总体比以前更加公平、开放,但仍有个别行业存在隐性壁垒。
在总结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近两年来,西安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制约企业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及科研创新方面还量身定制了许多措施。
例如在解决民企融资难这一大问题上,去年西安在引导民营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方面,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累计为500余户中小企业申请奖补资金约1.4亿元,促进企业技改投入近15亿元。
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带动下,截至2022年底,西安市民营经济主体达到283.7万余户,占累计在册各类经营主体97.96%,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1%。
而在截止2022年西安接近290万户市场主体中,其中超过70%是在近六年新增的。2016年末,西安各类市场主体总量746703户。最近六年里,西安市场主体总量增加了210多万户。
高速增长的数据,说明西安市场环境、市场活跃度正在持续向好,但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距离民营企业贡献60%以上GDP还有一定差距。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呈现“56789”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另一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西安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4164户,其中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合计占比达97.93%。
其中,私营企业新登记42978户,简单计算一下可以发现,个体工商户新登记68823户,数量高于私营企业。
个体工商户数量庞大的背后,蕴藏着两面性,个体户如果发展得好,有机会成长为企业,但相比企业,个体户的劣势是抗风险能力不足,这也就意味着民营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强。
而这,也正是当下西安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只有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实力,这数以百万计的民营企业,能够让西安的经济更加富有活力和韧性。
陕西“十条措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西安此次所发调整通知,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有关要求。实际上,陕西这“十条措施”中将强化工作推进机制放在了首位。
首要就是成立省长任组长的“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组织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制定、难题破解、服务保障、考核评价等工作。而各市、县、区相应建立和强化工作机制,推动已出台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由此可见陕西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并带动了西安的规格提级。
“十条措施”,是今年陕西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重要措施,重在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民营企业需求为导向,更及时更有效更具针对性地做好“服务”这篇文章,把近年来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踏踏实实抓经营,安安心心谋发展。
而如何做好“服务”,省长担任组长的保障基础上,“十条措施”中,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搭建、建立分类分层服务体系、政策指导、产业引导等,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
其中第六条建立分类分层服务体系提到,按照“抓大不放小、扶强更帮弱”的原则,针对第一、二、三产各领域不同企业特点,找准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县(市、区)服务侧重点和发力点,既要重视对大中型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服务,又要做好对小微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帮扶,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为释放陕西深厚的科创潜力,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十条措施”第四条用不小的篇幅描述陕西将大力支持创新发展。
其中提到,鼓励推行“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等创新举措,支持民营企业承接“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鼓励国有企业以及各行业、各领域龙头企业加强对民营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开放应用场景,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供应链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各类创投基金、创新发展资金和国有资本对民营企业的投入和引导,助力转型升级……
第七条着力破解突出问题中也提到,要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多渠道帮助民营企业开展招聘活动,缓解民营企业引才、育才和用工难题。
陕西从市场、资金、人才等事关科创要素的多个方面考虑,支持民营企业壮大发展。
面对民企在市场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隐性壁垒,“十条措施”也给予了民企政策上的倾斜。
其中第五条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中提到,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相关项目招投标中,对大中小企业联合体给予倾斜,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及相关领域投资建设和运营,发展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第八条强化法规政策落地落实中提到,坚决落实国企民企平等对待要求,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督促不折不扣落实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的惠企政策,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为解决民营企业持续发展中遇到的资金薄弱、融资难问题,“十条措施”中第七条着力破解突出问题中提到,开展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强化结果运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和中长期贷款……鼓励银行机构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银行机构与投资机构建立市场化投贷联动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民营企业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环境中也承担着更大的风险,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西安想要不断夯实民营经济的根基,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必须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陕西印发“十条措施”,西安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提级,释放了重视民企发展的良好信号。在西安这片愈加肥沃的土壤上,我们期待更多的民营市场主体,在这里活得下、长得快、发展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与本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