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第26条强调,将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意见》显示,将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该《意见》发布后,迅速引起社会关注。除了大批校外培训机构大喊“凉凉”外,此举也牵动了不少贷款机构的神经。此次《意见》对培训贷的影响是巨大的。监管将校外培训定义为公益性质,意味着整个定价逻辑的改变,后续需要贷款才能进行的培训市场将面临萎缩,消费者也会更警惕,很多培训贷业务都无法开展。
一位在小贷公司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士称,“目前来看,校外培训行业,尤其是学科类培训,《意见》已经明确指出要非盈利化,这也就意味着,相关业务后续不会有任何发展空间。”
此前就有不少小贷公司、互金平台甚至消费金融机构,在近几年获客难度增加的背景下,都把目光瞄准了培训贷,主要通过与各种教育培训类机构合作,贷款机构提供贷款,学员再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还款。
《意见》的发布,以及今年以来部分地区对校外培训机构排查、预付资金监管平台设立等措施,都会对培训贷、教育分期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一是市场规模下降的影响,学生类教育培训市场会有较大下滑,从而降低此类教育分期市场规模;二是对预收费的风险管控制度有可能会在全国铺开,并涉及各个教育领域,这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三是在教育分期合作过程中,贷款机构对合作方业务合规性要求进一步上升。
此次严监管将对教育、培训贷市场带来重大影响,一些规模较小、资质不过关的机构很可能就此退出市场,借助资本无序扩张的教培机构,将减缓其原先攻城略地的步伐,倚重教育培训场景的消费金融机构、小贷公司亦将受到影响,预计业务规模将迎来断崖式下降。
市场乱象有望整顿
目前,培训贷市场乱象丛生,清理整顿实则是众之所向。
目前,教育分期、培训贷是不少贷款公司较为青睐的一类场景产品,但风波也屡屡出现,主要问题在于:操作过程中,常常有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此外还存在退学不退贷的纠纷问题。
近日来,就有多名学员反映,在培训机构老师的推荐下,报名了相关校外培训课程,当时被诱导使用培训贷款,通过分期的方式还款,但事后发现套路想申请退课退款,其中大部分学员协商被拒,甚至有学员被要求扣除违约金。
而这类培训贷展业过程中,一般都是培训机构人员引导消费者操作,贷款公司工作人员全程未与学员有过任何交涉,甚至很多消费者对贷款协议内容可以说是“后知后觉”。
培训贷近几年暴露出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资金直接打给平台的深度场景金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贷款机构将借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培训机构作为风控一环,防止了借款人资金的挪用。但在深度场景金融中,除了借款人的还款风险外,教育培训平台的经营和道德风险更加凸显,特别是遇到经济不景气周期和政策风险等,场景方的经营风险急速上升。近年来,教育等场景方出现过骗贷、过分营销、倒闭和卷款跑路事件,因为场景方规模较大,出现风险后对贷款机构的影响也比较集中。
另外场景平台出了问题,不能继续为学员提供服务,作为借款人的学员利益受损,往往也会投诉资金方甚至不继续还款,这对贷款机构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后续,以义务教育类为主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分期类贷款机构,都将会根据监管要求进行整顿。
培训贷市场乱象,一是体现在培训方面,培训资质良莠不齐、夸大甚至“冒充”名师等情形屡见不鲜,使得培训场景风险丛生;二是体现在贷款方面,包括营销宣传方式不准确,预付资金也处于真空地带甚至被出现挪用的情况。在苏筱芮看来,由于培训贷牵扯到消费者、金融机构、培训机构三方,学员若对服务质量不满意试图退款,也面临踢皮球、甩锅等窘境。
此前已有地方陆续对培训机构开展相应整顿工作,而此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喊话加强监管,是从全国层面统一思想并下达重要部署方针,将培训机构全面纳入监管,不仅能够消除原先地区之间存在的监管洼地,也能够有效从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系统防范教育培训机构引发的风险点。